习惯垄断的腾讯,未来怎么办?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腾讯凭借微信一举成功。大家都认为马化腾手里,已经紧握一张移动互联网“船票”。当下,
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习惯垄断的腾讯,未来怎么办?

 2013年11月10日下午,深圳腾讯总部,每年WE大会的高潮必然是腾讯CEO马化腾的演讲。在这篇演讲中,他分享了一些自己对互联网未来的思考,被称为“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”。

拨开常见的创新、物联网等耳熟能详的词汇外,小马哥提到了两个关键词“开放”和“连接一切”。


“第一个路标是连接一切。”马化腾说,移动互联网让与网络的连接成为“默认”设置,所有的工业品和消费品都会联网。“中国工业界,这会是未来几年的重要趋势,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生产效率。消费品也会装上传感器,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。”


在开放上,他表示,现在大公司的形态一定要转型,要聚焦在核心模块,把其他的模块和社会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业分享合作。


腾讯尝试开放


据一位腾讯资深员工透露给51CTO记者,小马哥这不是第一次提“开放”了。早在2010年与周鸿祎的3Q大战之前,腾讯内部就在讲开放。3Q大战之后更是加大力度在公司内外进行宣讲。


2011年5月16日,Q+的出现让腾讯开放平台正式步入人们视野。腾讯高层希望透过Q+平台,把核心资源也能开放给合作方使用,造成多赢局面。


事实真的如此吗?


Q+不死不活的状态,从其腾讯微博就可以看出。前三篇微博分别发布于11月6日、9月2日和6月8日。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曾经的战略重点产品。


微信的开放与垄断


2009年的小马哥也是在这一年的年会上,谈到了移动互联网趋势。他重点谈到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危机,让腾讯的员工感觉到高层的决心。


2011年,微信出生。时至今日,微信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标杆。各种大小技术会议都会对它进行探讨。所以才有了小马哥手握移动互联网一张“船票”的说法。


2013年,微信推出了“游戏中心”和“手机支付”。被微信推上应用排行榜前列的游戏中,都是腾讯自己的游戏。而移动支付上,依旧掰不过支付宝的手腕。


是什么让腾讯放不开?


游戏拖累开放步伐


2013年,腾讯H股成功站上400港币的高位。2012年腾讯财报显示,全年营收438.94亿,增长54%。其中利润123.32亿,增长24.8%。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19.952亿元(50.903亿美元),比去年同期增长38.9%。


互联网增值服务中就包括腾讯的游戏部分。可以说这部分收入,是腾讯营收的重要部分。它与赚取想象力的微信一起,支撑着腾讯的高市值。


一家企业能靠游戏赚取丰厚的利润,那么开放不开放,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
放弃垄断,小马哥心中的未来


微信的移动支付,为何还是没有成气候?关键就是产业链上下游无法加入进来。光靠腾讯一家,微信玩不来。


以预定机票为例。在国航公众微信号,已经可以完成所有预定手续。只不过在最后一步支付环节,我们还只能看到银行卡或者支付宝支付。


各大航空公司不一定都支持微信手机支付,但肯定99%都能支付宝支付。这就是微信不开放之处,也是腾讯小马哥最担心的隐患。


给小马哥的建议


1. 在微信开放的步子能再大一点,把各种线上线下的商家都纳入到微信生态圈。给他们多一些空间,让他们有在微信平台发展的可能。


2. 给竞争对手一些空间,在竞争中保持开放的心态。完善的生态圈需要对手的出现。


3. 放弃瞻前顾后的思想,不要把别人的思路全部做完。要让产业链都有自己的位置。万能、无敌的腾讯不能保证微信的长久。


9    2013-11-12 11:30:11    腾讯